荣成长安网

分类导航
当前位置 : 首页 > 荣成法院 > 正文
《山东法制报》:荣成法院畅通道交解纷“三车道”守护平安出行好“枫”景
荣成政法网 来源: 阅读:

面对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数量快速增长的局面,荣成法院紧密围绕群众需求,以源头治理和综合化解为突破口,通过优化配置资源、能调则调、延伸司法职能等举措,打造道路交通纠纷化解“三车道”新模式,进一步深化诉讼与非诉讼方式的有机衔接,汇聚解纷合力,推动道路交通矛盾纠纷化解更加便捷、高效。

优化团队配置打造“专车道”

2025年1月10日早上9点,荣成法院审判庭内,道交团队法官万波敲响了法槌。

这是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被告李某驾驶小汽车行驶至某路口时,撞伤了行人赵某,导致赵某受伤,车辆受损。经交警部门认定,被告李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事后,各方对原告的赔偿事宜多次协商未果,赵某将李某及李某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诉至法院,索赔20余万元。

经过承办法官耐心而高效的释法调解,被告承诺一次性将理赔款汇入原告的银行账户。这起案件现场调解成功,法院随即按照调解协议内容为双方出具了调解书。

道路有快慢之分,审判也有“加速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是法院最常见的案件类型之一。据统计,荣成法院年均受理交通事故纠纷900余件。如何在庞大的案件基数上真正跑出专业办案的“加速度”,是荣成法院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专业化审判不仅体现在案件管辖领域和类型上,还需要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审判服务。因此,配齐配强专业化审判团队尤为重要。为此,荣成法院通过资深法官和年轻法官“搭档组合”,按照“1名法官+1名助理+1名书记员+2名特邀调解员”的模式,组建了2个道交团队,开启了道交专业化审判模式。他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探讨中凝聚行动共识,逐渐实现了由“全科医生”向“专科大夫”的转变,精准适用法律、统一裁判尺度。2024年以来,已办结案件928件,其中89%的案件在一审后服判息诉。

推动实质解纷铺设“宽车道”

“法官,我收到赔偿款了,太感谢你们了……”

在这起机动车肇事责任纠纷中,刘阿姨腰部受伤,老杨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由于伤势较重,刘阿姨将老杨诉至荣成法院,双方对伤残等级产生了异议。

为此,荣成法院道交团队在诉前对刘阿姨启动了伤残鉴定程序。鉴定结果出具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通过司法确认的方式达成了协议。

为破解诉前单方委托鉴定公信力较低、重复鉴定增加诉讼成本等难题,荣成法院建立了道交纠纷“诉前鉴定”机制,通过积极引导当事人将司法鉴定由“诉中”提前至“诉前”,实现了“一方鉴定,多方认可”。这一机制不仅缩短了办案周期,还推动了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深化职能延伸架起“多车道”

不仅在个案中对症下药“开良方”,道交团队还致力于追本溯源“治未病”。

为主动架起沟通桥梁,荣成法院道交团队制作了详细的辖区内《保险公司通讯录》,并发送给交警部门以及经常代理交通纠纷的代理人,引导各方在诉前进行协商。同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向交警调解委员会、保险公司法务专员分享裁判标准、传达裁判理念,疏通重复鉴定率高等“堵点”,形成化解纠纷的合力。

如何能让更多驾驶员注意安全驾驶?怎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发生?道交团队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延伸司法触角,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中。

“这里是《平安荣成政法在线》栏目,今天我们邀请的访谈嘉宾是荣成市人民法院交通事故团队法官……”早晨八点三十分,司机师傅们一打开收音机,就能收听到来自荣成法院道交团队的普法专栏。节目里,道交团队法官深入浅出地讲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相关问题,利用碎片化时间“普及一案,教育一片”。与此同时,道交团队还积极开展“平安春运”“送法上门安全同行”等志愿服务活动,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大家“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一路平安,是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守护平安,是人民法院的司法担当。下一步,荣成法院道交团队将继续加强专业化建设,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为群众平安出行提供更加坚实、更有温度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