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法院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人民法庭审理了一起涉外籍当事人的案件。
在这起民间借贷纠纷中,被告崔某系韩国籍,2022年5月至7月,其在原告周某处赊购彩票50000元,并借款现金2000元。经多次催要,崔某却始终未能还钱,案件最终来到了法院。
语言不通成难题
送达法律文书时,承办法官宋春霖发现崔某不会使用汉语交流,对基本诉状无法理解。为保证庭审顺利进行,更快架起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沟通的桥梁,法院积极协助崔某联系翻译人员。
多方联系后,承办法官来到崔某现住地的经贸办,对本案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一名翻译人员表示:“能够作为桥梁帮助外籍友人与法院沟通,我非常乐意!”
就这样,成功邀请到经贸办的一名精通韩国语的翻译人员,免费为崔某提供韩国语翻译,协助其办理这起纠纷。
在翻译人员的协助下,承办法官依法向被告人崔某送达起诉书,向其宣读了起诉书的具体内容,并告知了各项诉讼权利以及有关事项,听取了崔某的意见,为案件的后续审理奠定了基础。
行动不便难到庭
解决了翻译问题,另一个难题接踵而来……
“我得了糖尿病,眼睛看不清,走路也困难,去法院很不方便。”了解基本诉状后,崔某又向承办法官表示,由于疾病缠身,自己视力受损、行动不便,到庭参与诉讼存在很大困难。
考虑到其身体状况太差,承办法官决定把庭审“搬”到崔某所在的公寓。
开庭前,承办法官提前告知了翻译人员庭审具体地址,并多次协调庭审翻译工作的前期事宜,包括向其介绍该案案情、庭审程序及注意事项,以便能充分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庭审顺利进行中
“现在开庭!”伴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庭审正式拉开序幕。
“参与庭审人员会放慢语速,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及时向翻译人员反馈,对不能理解的法律术语,我会给你详细解释。”为保证崔某能顺利参与庭审,承办法官特别强调,参与庭审人员应尽量放缓语速。
庭审中,承办法官着力从化解矛盾、消除双方对立情绪的角度,耐心与当事人沟通,并给翻译人员和崔某充裕时间进行交流,使其清晰明了地接收到审判人员和原告方的信息、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专业的翻译和耐心的讲解,使得这场庭审活动规范、有序,当事人诉讼权利得以保障。案件事实查清后,依法判决被告崔某返还原告周某欠款52000元,崔某也表示对判决结果充分理解并同意。
这场顺利进行的庭审活动,不仅解决了庭审语言交流的障碍,也保障了每一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文明司法的人文关怀,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下一步,市法院将立足审判实践,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起事关民心向背的案件,让便民利民措施看得见、摸得着。
中共荣成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631-7562439 传真:0631-7562439 邮箱:rczfw@163.com
技术支持:威海信息港 鲁ICP备18046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