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长安网

分类导航
当前位置 : 首页 > 荣成法院 > 正文
重拾亲情!耄耋老人的赡养费有了着落……
荣成政法网 来源: 阅读:

“太感谢你们了,不仅帮我母亲解决了赡养问题,也让我们三兄妹解开了心结,重归于好……”毕大姐激动地说道。

近日,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法院石岛法庭于立明法手中,“尽职责心系百姓,共兴建和谐社会”,锦旗上的烫金大字表达了当事人对法官尽职尽责办案的肯定和耐心温情调解的赞誉

老人赡养起纠纷,一纸诉状告亲儿

农村有句俗语“一娘能养十儿女,十儿难养母一人”,80岁高龄的王奶奶没想到这样的事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

今年8月,毕爷爷因意外去世,王奶奶因经受不住丈夫突然离世的打击,郁郁寡欢,食不下咽,以致缠绵病榻,需专人照顾,由此产生的高额医疗费,也让王奶奶犯了愁!

毕大姐作为王奶奶最小的女儿,眼看母亲有困难,便主动联系了两个哥哥商议赡养问题,但他们相互推脱,没能达成一致意见,王奶奶也渐渐寒了心,在几次尝试索要赡养费无果后,就想让法院来断断这家务事!

于是,王奶奶将两个儿子诉至市法院,要求其履行赡养义务,分担每月住养老院的花费以及前期治病的医疗费。

化解家事矛盾,讲法讲理更讲情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对簿公堂”不仅使双方感情疏离,还可能激化家庭矛盾,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心通过调解的方式为老人解决养老难题。

“我家这口子这两年身体不好,没有经济收入,家里也过得很困难,实在没能力照顾老太太啊!”调解中,老大媳妇哽咽地诉说家里的苦处。

“送老太太去养老院,有谁问过我的意见?我还主张轮流在家照顾呢!既然当时没征求过我的意见,那送去养老院的钱我也不该出!”老二情绪激动地诉说自己的心结。

在听完二被告陈述后,承办法官认为处理此类赡养纠纷,不仅要从法律层面化解矛盾,更要尽可能地化解心结、修复亲情,将老人的赡养问题落到实处,于是以道德和亲情为切入点,用“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思想疏导。

“中国有句古话,‘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子女赡养老人是应尽义务,不能因为自己经济拮据就薄待80多岁的母亲,你说是吧,老大。”

“老二,去养老院生活是你母亲自己的意思,作为子女还是得尊重老人的选择,况且你在船上干活,经常不在家,你说轮流照顾老人,也没那个实际条件。”

在承办法官的循循善诱下,两个儿子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弥合亲情裂缝,赡养纠纷当庭获调

家和万事兴。承办法官将“讲情理”与“释法理”充分融合,把双方的矛盾“调散”,把两个儿子的心“调化”母子亲情赡养问题“调和”最终,一家人打开了心结,案件成功调解:鉴于身体每况愈下,听从王奶奶意愿,将其送入养老院,由三子女每月分担养老院的费用,另外,老人此前生病花费的近3万元医疗费两个儿子也当场给付到位

调解结束后,承办法官对三兄妹语重心长地说道:“孝顺,不仅是对老人经济上的供养,还包括精神上的慰藉、生活上的照料,让老人真正感受到晚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明白了,于法官,我们会经常去看望母亲,多关心母亲,尽自己最大努力让母亲安享晚年。”三兄妹异口同声地说道。

到这里,这起赡养纠纷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今年以来,市法院石岛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家事纠纷化解中坚持贯彻能动司法理念,准确切中家事纠纷案件办理的关键点,调解中坚持“和”的理念,充分运用“亲情齐规劝、社会同介入、诉讼冷静期”等亲情弥合法,打造亲子活动室、家事调解室、家事文化长廊,构建柔性的诉讼环境,用真心、耐心和诚心治愈着“生病”的家庭,修复着“破损”的感情,抚平着“褶皱”的心情,妥善处理了一起起家事案件,家事纠纷调撤率达76.4%,真正实现了为“家庭疗伤、社会减压”的良好效果,描绘了“万家荣和”新“枫”景

“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赡养父母更是每个成年子女

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愿天下所有子女及时行孝,

切莫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